深圳网站建设设计

将想法与焦点和您一起共享

深圳网站建设设计 深圳网站优化排名 深圳网站设计制作欣赏

艺术运动造就法式美学底蕴

2017-10-20  阅读: 深圳网站建设设计

艺术运动造就法式美学底蕴

从美好年代开始 法国视觉设计120年巡礼
法国设计的艺术表现极高,与艺术运动的发展密不可分。「法式百年风华」主题特展的策展团队「田田圈文创工作群」,继前两年的德国及荷兰设计展之后,这回带来的是一场不按理出牌、却浪漫又富有情调的法式设计飨宴。

以美好的 1880 年代为起点,至 2010 年代法国视觉设计的演进过程为轴心,田田圈文创这次邀集 27 位法国艺术家、3 个法国官方单位及 9 位留法台湾艺术家共同参与,展出将近 300 件作品,横跨平面、字体、企业识别、海报艺术等多个领域;更延伸至应用艺术的探讨,带大家从珠宝、金工、印花、插画、书籍、厨艺创作、织品等层面,感受法国设计的深厚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策展人之一的龚维德将带大家一窥近代法国视觉设计的历史发展脉络。

艺术运动造就法式美学底蕴

艺术运动造就法式美学底蕴

古典的建筑、米其林餐厅、巴黎铁塔及时尚精品,这都是法国及巴黎给我们既定的印象。这欧洲的浪漫中心有著悠久的历史和文化,1867 年巴黎举办万国博览会,日本向西方世界展现日本文化与工艺技术,形成一股称为「日本风」(Japonisme)的风潮,其中日本画家歌川广重(Utagawa Hiroshige 1797-1858)以各式自然界的形式及图案展现平面特性的浮世绘版画,影响了新艺术的有机流畅线条及造型美学。而当时法国罗德列克(Henride Toulouse-Lautrec 1894-1901)为西方画家的代表,他成功运用浮世绘勾勒技法,展现新艺术海报的风格。

19 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随著资本主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法国强盛国力带动艺文发展。就如电影《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中对这个时代的描绘,作家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1961)、艺术家毕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及法国电影导演尚考克多(Jean Cocteau 1889-1963)等人聚集在此,让巴黎成为人们追梦的城市;而在当时,巴黎被冠上世界中心的美名。就此开启近 20 多年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至 1914 年因一次大战爆发而结束,这段辉煌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总是让后人特别怀念。

巴黎每个角落,经历了印象派(Impressionnisme)、新艺术(Art Nouveau)、美术风格(Beaux-arts)、现代主义(Modernism)、装饰艺术(Art Deco)、超现实主义(Surrrealism)及后现代主义(Postmodenism),不同风格带动饮食文化及时尚品牌,也带动法式美学风潮,并慢慢建构起法国独特的生活态度,更影响法国设计无论于平面、工业设计及应用艺术等不同领域,在全球设计潮流下独具非凡的风釆。


1960 年代法国设计师在波兰学派(Polish School)、古巴画刊、1968 年巴黎学运,和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米歇尔.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及雅克.德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的影响下,发展出充满反讽、意识型态、反资本主义,且用插画形式表现的海报,以法语「Graphisme」(图像之意)为称呼。

而当时,「设计」(design)是指早期定居在法国的瑞士设计师(因瑞士有 16% 的区域为法语区,这些设计师在往来法国及瑞士间,具有语言相同的优势)。1983 年法国官方禁止使用英语「设计」(design)一词,而以法语「样式」(Stylique)来替代,引起法国设计界强烈的不满,这也反映当时「设计」对法国人来说是时髦的式样,其实是从服装设计(Fashion Design)演变过来。

艺术运动造就法式美学底蕴

有趣的是,现代法国视觉设计师在海报的左侧或右侧下方,作品的署名仍为「Conception Graphique」或「Affiche」,印刷技师也标注为「Impression」或「Sérigraphie」,现皆仍未被外国语「design」所取代。

法国海报的大小有众多尺寸,但最为标淮的尺寸为 120×176 公分。法国的视觉美学环境充斥在生活週遭,如法国地铁有海报牆、海报柱,甚至是废弃建筑物牆上这样违反张贴海报的环境。相对于在台北只能受限于捷运站区内 A2(42×60公分)的海报框,法国海报文化独树一格,艺术表现极高,艺术化的法国设计显然不按牌理出牌。

他们追求艺术及个人感受,并将之表现在设计作品上,如法国设计师 Pierre Bernard(1942-2015)、突尼西亚 Michel Bouvet(1955-)、波兰 Michal Batory(1959-)及法国派克博士 Laboratoires CCCP = Dr. Peche + Melle Rose(1976-)所设计的海报,自由表现的形式有别于德国拘谨的法则,现仍然是当代海报作品经典之作。

在世界的艺术中心 看见多样设计风采

巴黎为世界的艺术中心,所以有很多艺术工作者及设计师,从其他欧洲国家来到巴黎寻求更好的发展,例如瑞士设计师 Adrian Frutiger(1928-2015)、荷兰和巴拉圭设计组合 Ter Bekke et Behage(1997-)、荷兰和葡萄牙设计组合 Change is good(2003-)及德国 Malte Martin(1958-),也因此为法国的视觉设计増添了不同的风采。

文化类别的海报及视觉设计,往往最能展现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及开放度。巴黎国际级博物馆及剧院众多,所以提供的平台多,给予视觉设计师发挥的舞台也多。在参访悠游于巴黎的艺术展览时,一定会关注到他们的识别设计。

例如,在罗浮宫(Musée du Louvre)、庞毕度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及奥塞美术馆(Musée D’Orsay)等巴黎三大博物馆,不仅能看到世界的艺术典藏,同样值得注目的,还有博物馆的识别设计。藉由多位设计师如瑞士 Jean Widmer(1929-)及 Bruno Monguzzi(1941-)、Pierre Bernard(1942-2015)、Ruedi Baur(1956-)及 Philippe Apeloig(1962-)在不同时期的设计规划,这些识别设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带来艺术之旅以外的视觉设计震撼。

艺术运动造就法式美学底蕴

近代法国年轻设计师因全球化因素,多半都会英文,也受世界平面设计的趋势所影响,令新世代的法国视觉设计,与以插画及艺术表现形式为主的上一个世代有所不同,多以字型、文字编排为主;又因精品、时尚市场众多,有些作品展现了低调奢华的美感。

顾法国设计的百年风貌,以美好的 1880 年代为起点,自罗德列克以插画海报的表现形式,开启现代艺术风格导入应用美术的思潮;后有装饰艺术、现代主义等不同时期进程,加上欧陆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相互影响,造就了法国视觉设计的多样思考样貌,如设计团队 Les Graphiquants (2008-)、deValence(2001-)、Ter Bekke et Behage(1997-)及 Helmo(1997-)至 2010 年代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在这次的展览中,看到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维

将文章分享到..